投稿邮箱:snedunews@163.com | 人员查询 | RSS地图 | 设为首页 | 收藏本站

坝河散记

   云雾之间,水润溪畔;依偎伏羲,人文坝河。

  坝河的春天,山林披上了嫩绿新衣,漫山遍野的桃花、梨花、油菜花,错落之间开得很旺盛。微风拂过,轻盈的花瓣飘落在油菜花海之中,勾勒出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。忍不住想触摸这份美丽,却不曾想,一伸手,美丽便萦绕在远方的山峦里,让来过的、没来过的人一下子站高站远,俯瞰这一方水土,一片福地。

  从镇上到村里,早已不是几年前尘土飞扬的土路了。弯曲延展的水泥路,如同一条蒲公英散播梦想的希望之路,从山沟一直铺展到山顶。汽车行进了将近一个小时,停靠在小村的村口,小路,曲径,草木都是那样的熟悉不过!

  四年前,我一毕业便分派在村里小学任教。我还记得那时候,通往学校的水泥路还没有铺好,学校的宿办楼还没有建,厕所还是旱厕,就连厨房也是用乙醛和柴火烧饭的……我接班以后,让我为之震撼的是,班级甚至是学校的大多数学生都是留守儿童。父母在外务工,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,而这些孩子大多性格孤僻,不爱与人交流,甚至不愿意别人亲近自己。鼻子不由得一阵酸楚,我该做些什么,能做些什么。

  没过多久,教育脱贫攻坚须入户宣讲教育资助政策,于是我们跟随村镇干部下村入户,我也有了进一步了解孩子的机会。印象最深刻的一次,那天刚下过雨,道路泥泞,崎岖不平的山路走起来腰都不敢挺直,小路两侧野草上的水珠早已打湿了裤腿,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三间的土墙房,装着那种很古老、笨重的大门,两边各有一个小木墩。这个10岁的男孩已经两年没见过自己的爸爸妈妈了,爸爸远在外地打工,并组成了新的家庭,于是他成了一个被遗忘的孩子。在那偏远的山村里,在那简陋的屋舍下,他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,爷爷爱喝酒,经常醉醺醺的,奶奶口齿不清,无法同正常人沟通,每天的生活就是上学、放学、喂鸡喂猪……我们去了之后,他显得很紧张,应该是没有想到老师会来到自己家里,手和目光都无处安放,这里站一会,那里立一下,没有玩伴,更没有文具,目光总是呆呆地看着远方,看着他那瘦小的、孤独的背影,心里不由一阵酸痛。

  在同事的催促声中,我才回过神来,从车上跳下来。与以往不一样的是,以往来是“老师”的身份,是孩子们的期盼,而如今我们成了帮扶责任人,奔波在扶贫路上。走在这条既熟悉又陌生的路上,我不时地张望四处的变化。

  离开村子两年,村里的变化让我眼前一亮。原来挨家挨户的土坯房仿佛一下子隐匿了,一幢幢漂亮的小楼房平地而起,但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,都铺上了水泥路。一条条水泥路,逶迤盘旋在山村里,为千家万户带来了契机和希望。这份炽热而暖心的希望,牵引着车来车往的灯光,照在无数个充满力量的面孔之上。他们跟我一样,忙着从城里出来,奔着向乡村里去。远方的山水,因为这份温暖而亲切;停留在山间的轻雾,因为这份炽热而欢快。

  学校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,新修的宿办楼和教学楼、综合楼排列有序,翻修的院墙静静守候着校园的一草一木,院墙上的绘画奏响了一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歌。走进一看,原来的厨房装备早已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干净的地板、先进的灶具、明亮的环境。和以前的同事交谈得知,现在的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有了解决对策,实施教师结对帮扶措施,定期和学生及家长谈心,去学生家里看望,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辅导功课等等……总之,原来校园的模样基本上已经找不到了。一个村小两三年的变化可称是翻天覆地,可想而知,坝河的教育事业发展趋势有多么蓬勃?

  走出村子,夜色渐起。摇曳的芳草上,又蒙了层层轻雾。那些即将凝结成露珠的水气,又在欢腾着冲出山沟。身后渐行渐远的狗叫与缕缕升起的炊烟,将小村又写进了诗情画意里。

  任凭时间渐远,任凭山水流淌,梦想的种子经过汗水浇灌,必将绽放绚丽的花朵。那时的你,那时的他,那时的小村,那时的孩子,那时的坝河,又将是一幅怎样的模样,我已经止不住想要写下人们向往的美丽……

  不久的将来,坝河,定会成为藏在巴山皱褶上一颗璀璨的明珠,从大山发出熠熠生辉的光亮。(坝河九年制学校 胡丹丹)


(责任编辑:张娜)

标签: 坝河 散记

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信息 友情链接 法律声明 隐私保护 产品服务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在线排版